🌟8/29的下午,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「第10屆台灣藝術博覽會 – 藝術論壇專場」的講座,集合了4位具代表性的藝文領域人士,以不同視角與實務經驗切入「當代藝術」的多元面向:
🎤引言人 潘蓬彬執行長
以『我的白馬非馬—白馬非馬的當代新論』為題,從《公孫龍.白馬論》出發,融入畫家自身觀點,提供觀者「跳脫既有框架」的視角,藝術將不只是「物件」,而是觀念的轉譯。
🎤與談人 賴永龍總經理
以『巴黎現代流行藝術展』為題,透過其參與國際藝術展的實務經驗,點出「畫家不能只當藝術家,也要懂經營」,將藝術與商業接軌,討論台灣藝術如何在國際舞台中找到定位。
🎤與談人 大飛彩繪師
以『藝術村模式的當代藝術繁衍-復舊如新 + 手工彩繪』為題,推廣「平民小藝術」概念,藝術不是高高在上,而應該融入日常生活,如彩繪馬克杯、門把、牆面…,將色彩與線條帶進生活空間。
🎤與談人 潘欣頌執行長
以『後現代主義與跨越國界的翅膀』為題,指出藝術作品的數位建置不僅是保護,更是一種文化資產的傳承方式,強調永續價值與創意守護的觀念,倡導藝術超越投資價值,進入日常與未來。
❤️這場論壇,展現出當代藝術的多元思維與跨界融合趨勢,無論是從理念出發的潘蓬彬,市場觀點的賴永龍,生活實踐的大飛,或是數位轉型的潘欣頌,講者們各自代表著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面向。「當代藝術」,不只是創作,更是生活、科技與市場的對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