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命的小尺度與大尺度,都有不同的起承轉合。例如老師講課,要求自己講清楚,課前課後有一個圓滿的感覺,傳道授業解惑、互道感謝,也算是完成一段的起承轉合。生命有物質的層面,也有心靈的訊息溝通。能夠盡本分,就是做好了起承轉合。在大尺度上,也要遵循生態平衡的法則。我們的生活常常破壞大自然,大自然不會有意識的「反撲」,只是人類承受不了大自然的「自我平衡」。如蜜蜂減少,對果實的成熟也有影響。自然資源要永續,生命才能夠永續。
講到生命的起承轉合,講師常提到孔夫子的生命階段,與起承轉合的關係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」是「起」,「三十而立」是「承」,「四十而不惑」是「轉」,「五十而知天命」是「合」。六十耳順,事事了然於心;七十從心所欲,內心世界純化,展現出美好的生命價值。這種生命歷程,跟講師的經歷,不謀而合。一般來說,科學的難題,要用知識、邏輯去分析,但講師卻是從打坐的經驗中尋求靈感,解決難題。如果每一個人可以按照生命步調慢慢成長,老邁時,一定不會有所缺憾,不管走哪一行。
用不同的態度面對不同的人生觀,會發現:如果態度比較「入世」、注重形體面貌的人生觀,常常會很痛苦,因為發現自己逐年老化,而老化無可避免,這是物質世界的法則;有些人是以比較「出世」的態度,平常不會有太大的煩惱。說到人生的智慧,如不要有一念之貪,有多少貢獻拿多少報酬,不貪多,心靈上就是富有的。用「大時空」來看待人生時,通常淡泊明志,與人交往時義正心誠,人生怡然度過;用「小時空」態度看待人生時,通常以利己優先,人生便容易在急於占有的心態下緊張度過。
講師提到他的學習歷程。科學訓練,養成檢驗現象的習慣;傳統的身心修練,拓展新的知覺途徑。他分享了「意志健康法」(現在叫特異功能訓練),再加上學佛的經驗,講師漸漸可以感知到一些生命訊息,可以開啟物質之外的另一個管道。肉體生命消失,但靈體生命還在延續。生命會轉化,但不會消失。自此,他有了生命永續觀。只有不斷努力、昇華以後,才不需要回到人世間重修。如果生命困苦,大概就是在此生重修很多課題。生命終結時,只是身體不能動、肉體媒介不堪使用而已。
人要走的時候,不是白走的。彌留的過程中,會把一輩子學到的東西彙整、帶走。講師叮囑大家,在臨終者身邊的時候,一定要讓臨終者安安穩穩的,臨終照護正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:讓臨終者安穩地走、幫助臨終的人有靈性的提升。所有的生命,都希望未來比現在好。我們在無限延續的生命中,也一直在提升自己的靈性。同樣的,我們迎接新生命的心情也是一樣,要營造適合的氣氛,有正面思想,新生兒會帶來正面的提升。
講師感嘆,生命是什麼?幾乎沒有辦法回答。但我們可以大致描述生命有什麼內涵。生命應有的修持:能動亦能靜、可剛亦可柔。行入世的參與、持出世的內省。處世的態度嚴謹、待人的心胸寬厚。順應大時空的節度、遵行小時空的規範。最後,講師叮囑大家,要朝向自然、正面,看待生命,看待這一段學習歷程。